Friday, May 30, 2008

慈濟,你到底想幹什麼?(很好的見解,值得省思)

證嚴上人:您好!

雖然我不是個高收入者,但每年都會固定捐款給積極從事真正扶助台灣
社會邊緣弱勢族群的社福團體。
這幾天在台北街頭,到處都會見到慈濟志工「熱情」募款行動。按理說,我應該很感動地響應;然而,我卻很「堅持」地不願捐出分毫。為什麼呢?
以下這篇文章正好充分表達我的心聲,謹供參考。
還有,我不願捐款的另一理由是,台灣人善良熱情的捐款,最後卻流入中國高幹的口袋(專制極權的中國政治黑幕及貪腐作為舉世聞名),
那真令人情以何堪!
ㄧ個真正有智慧的慈善者,是不會「獨吞」社會資源,好高騖遠地跑到國外「搶鋒頭」行善(此時,世人皆盯著川震的電視畫面看),
除非那是經過規劃設計的「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計畫」之執行方案之ㄧ。
您是我衷心佩服、景仰的慈悲者,但週遭弟子過度延伸的慈善事業與宣傳手法是否遮掩了您的智慧,則令更多人憂慮。

信眾
Marion 敬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慈濟,你到底想幹什麼?

今天下午三點多,在台北昆陽捷運站下車。走出捷運站,在天橋下,就看到七個慈濟義工, 穿著慈濟的制服,拿著箱子在為四川地震勸募。據說目前各地大街小巷多的是這樣 的
勸募情景。在台北這麼多年,這樣的陣仗,只有在九二一時看過。

慈濟有著龐大、嚴密的組織,有著自己強大的宣傳媒體。在九二一時,經過慈濟動用這群龐大的義工網為地震賑災勸募,台灣各種大小基金會和慈善團體,馬上吹起寒風,久久不能恢復。這次慈濟的募款,台灣各種不同功能的慈善團體,可能又要度小月了。

慈濟這次要為四川震災募多少錢呢?根據內政部社會司的網站,慈濟擬募款的金額是新台幣十二億元。而法鼓山只有一億元,
靈鷲山是一千萬元。資料如下:(http://donate.moi.gov.tw/

根據內政部社會司勸募活動查詢資料顯示,目前台灣各不同團體的四十九種勸募活動中,有的用在癌症病人,有的用在台灣偏遠兒童的教育和營養早餐,有的用在流浪狗,有人用在關懷獨居老人,有的用在身心障礙補助,有的用在兒童治療和諮商,有的用在弱勢兒童課後陪讀,有的用在生命線和自殺防治,有的用在兒童受虐…,不一而足,不管如何,這些團體的勸募,款項都用在台灣。而且這四、五十個慈善團體的勸募,所有的總金額加起來,都還不如慈濟一個團體來得多。(見上述網站資料)

慈濟要在台灣募十二億元去中國大陸賑災,這些其他團體馬上就募不到錢,台灣的民間社會救助活動,立即受到擠壓,慈濟對台灣的兒童、弱勢家庭、自殺者、身心障礙者、癌症病人有同樣慈悲嗎?慈濟募十二億元這樣大的金額做什麼用?是要為人民解放軍「勞軍」嗎?中國官員不是建議慈濟的賑災應先轉為對中國人民解放軍「勞軍」嗎?

(參見: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2007Cti/2007Cti-News/2007Cti-News-Content/0,4521,110501+112008051600114,00.html


中國沒有錢嗎?中國有的是錢。根據報導,到去年三月底前,中國的外匯存底,已經突破一兆二千萬美元,已經近四十兆元新台幣
慈濟十二億元,只是中國外匯存底的三萬分之一,還不夠中國外匯存底的零頭呢!然而這十二億元在台灣卻可以做非常非常多的弱勢救援工作,台灣很多貧窮兒童的教育、殘障的救助、癌症和自殺的防治、獨居老人的關懷,都迫切需要這筆錢哪。

見: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CMoney/News/News-Page/0,4442,content+120603+122007041300520,00.html

慈濟的錢,是台灣社會的善心人士捐的,不是自己賺來的,因其具有募款的社會排擠作用,所以具有公共性,其流向和用途,
應受社會公評。

哲學家斯賓諾沙說:「智慧是善的唯一基礎。」慈濟對台灣弱勢有慈悲和智慧麼?真的不解哪。

Monday, May 26, 2008

中華汽車副董事長的演講稿

演講人:林信義(中華汽車副董事長)
地點:成功大學



我想各位都很清楚,民國五十四年以後出生的是新人類,

民國六十五年以後出生的是新新人類,在座各位大概都屬於這個世代。

像我這種三十幾年次的,就是LKK的舊人類了。

我跟同仁一起去唱KTV,年輕人都會說:

「董事長、總經理,你們這一間,我們在另外一間,」

我的同事還很不識相地問他為什麼。

年輕的同仁就說啦:

「哎唷,你們都唱那些『舊情綿綿』、『雨夜花』什麼!」

妳要是到年輕人的房間,真的沒有一首會唱。

所以我都跟我的小孩借CD,現在我也會唱劉德華跟阿妹的歌啦,

現在我一進KTV就先點個兩三首,唱完那些年輕人都眼睛瞪得大大的


「咦,你原來不像其他那些外太空人呀!」

於是才開始願意跟我講話,才覺得彼此的國度有一點接近。

發現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非常可愛。

年輕人會有很多我做夢都想不到的創意,現在環境變化這麼快,

很多年輕人願意挑戰權威,不再有所謂的「法統」,

認為過去的事情不一定對,敢挑戰傳統的觀念,這都非常合理。

但是各位也不要忘記,你進入工作的崗位之後,

有很多主管仍然停留在「含淚播種、必能收割」、

「一分耕耘、一分收穫」的那個時代。

他沒有辦法跟上你的時代,

你不能期待每一位主管都能夠跟上各位、用你的方式去談事情,

因為許多主管小時候都是接受威權式的教育長大的。

以我自己為例,我父親以前是開木材行的,

他人很兇,我小時候不聽話,他抓起木材就打。

我到大二還被他打過,各位很難想像吧。

他罵我的時候常常就用力一推,「你給我出去!」

我就被他推到外面,門砰一聲關上了。怎麼辦?

只好站在門口等,到黃昏的時候媽媽就會把門開一條縫,

說:「好啦,進來啦,爸爸不生氣了。」

講到這個,就想到現在的父母有個最大的毛病,

就是跟兒女辯論辯輸的時候,常常喜歡把最後一招拿出來,

說:「不然你們離開這個家好了!」藉此強迫兒女接受自己的想法。

我有個朋友,子女都在念國立大學,兩個小孩就是這樣負氣離開家,

到了晚上己躲到公寓頂樓去。

等到十二點半,爸爸媽媽急得要命,滿街找人,他們就在窗口

看著爸媽滿街找。

凌晨兩點半,親戚朋友電話也打遍了、報警也報了,他們才回來按電鈴

兩個小孩開門第一句話就是:「累了吧?」然後就回去睡覺了。

所以我常常奉勸我的朋友,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兒子女兒趕出去,

因為環境已經不一樣了。

很多人的心裡還是殘留了父權時代的觀念,認同所謂

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這種想法,從來不跟子女道歉。

我有個朋友就很生氣,因為他要跟兒子一起吃飯,

兒子對他說:「你又沒有跟我約!」

我覺得這很對啊,本來大家就都很忙,又不是每天等著跟你吃飯,

所以我後來就跟我小孩說:「怎麼樣,有沒有空,我們約吃飯吧?」

他們都好高興,覺得第一次受到尊重。

我常跟我太太說:

「我們做錯了就要跟小孩說對不起,我們又不是神仙,

難免會做錯嘛,這樣就可以跟小孩做朋友。」

無論如何,世代之間還是有一些觀念的差距。

將來你的主管,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把觀念轉變過來。

七○年代的人是「為生活而工作」,

八○年代的人是「為工作而生活」,

到了九○年代,則是「為快樂而工作」。


所以在七○年代的時候,很多同事會主動來問你:

「今天有沒有加班?」有的話他就很高興,趕快加班,可以多賺點錢。

八○年代的時候,變成你要去跟部屬拜託:

「今天加個班吧!」可是大多數的同仁還是會配合。

到了九○年代,你拜託他加班,他會跟你說:「不行,我今天有事。」

有一次,我們有個廠長跑來抱怨,說他想請一位同仁加班,跟他說:

「加班可以賺錢、又不需要出去花錢;不加班就會出去花錢,

又不能賺錢,你為什麼不加班哩?」

我聽了也覺得這個邏輯說得通啊!

結果那位同仁回答說:「我錢太多,沒有時間花啦!」

害這位廠長氣得要命。

另外一次,我們有位班長也是氣得要命,

因為有位同仁在裝車尾燈、鎖螺絲的時候把燈殼弄破了,

這時候只要換個新的燈殼就可以了,他卻把整組尾燈都拆下來,

「啪」一聲扔到不良品的地方去。

這位班長氣死了,因為每條生產線、每項零件都要統計不良品的比率,

這樣影響很大的。他對那位同仁說:「我小學的時候連鞋子都沒得穿,

在學校看到唯一有鞋穿的同學,把穿破的鞋子扔到垃圾桶,

我跑去撿回來請媽媽縫一縫讓我穿。哪裡像你這樣浪費!」

那位同仁回他一句說:

「你衰呀,誰叫你這麼早出生,晚點出生就有鞋穿啦!

講那麼久以前的事情,聽不懂啦!」

所以我常常勸我們的主管,要調整心態,

學習跟X世代、Y世代的新人類和新新人類相處。

但是在這裡我也要反過來勸各位:

你們要跟「舊人類」相處,也是不容易的喔!

舊人類要了解新新人類的觀念、思想,你們也要了解一下他們的想法,

雙方都給對方一點時間,才能夠融合。

所以現在年輕人的流行語啊、喜歡唱的歌啊、網路上的東西啊,

我都有在學,也覺得很有意思。

像我女兒穿一雙要綁鞋帶的高筒靴,每次出門都在那邊一根一根拉,

綁個半天。

我說:「你怎麼買這種鞋子呢?」

她說:「爸爸,你去外面看看。」

所以禮拜六我們去Sogo,我叫他們先進去逛,我站在外面看,

還怕一百個樣本數不夠,數了兩百雙鞋,結果發現有56%,

也就是112雙是高筒靴,其中還有很多靴筒比我女兒那雙還要高。

於是我自己終於有所覺悟,當她下來的時候我問她說:

「妳一雙夠不夠?要不要再去買一雙?」她嚇了一大跳。

所以我們也再調整,彼此溝通也比較沒有障礙,

能夠互相欣賞彼此的才華,也才有機會去傳承一些經驗。

各位是不是很想從前輩那裡學習很多經驗?

可是當長輩開始說話的時候,你一定會開始想:「啊,又要唸了。」

根本就聽不進去,對不對?

所以各位也要學著跟長輩、跟兄長做朋友,跟他們學經驗。

我也常常跟很多同仁說:

「你們有滿肚子的學問、滿肚子的人生哲學要教給年輕人,

可是你們要先跟他們做朋友,從他們那裡多學點東西,

這樣才有交流,也才有機會傳承經驗。」

這是我特別要強調的。

Friday, April 18, 2008

賞識孩子

賞識孩子
1.喚醒小孩潛能的第一招是「找感覺」。
     你有了天才的感覺,你會成為天才;你有了英雄的感覺,你會成為英雄。
美國十九世紀有一位又聾又盲的女偉人-海倫凱勒。六歲半一個字不會說,十八歲

五國語言。周弘有一天看『海倫凱勒傳』,無意發現海倫的生日是1880年6月27日,  而婷婷生日是1980年6月29日,他興奮的衝回家抓住婷婷,「婷婷,太好了,天大的  好消息被老爸發現了,我一直在納悶,你為什麼這麼聰明,這麼有靈性,原因終於
找到了。搞了半天原來你是海倫轉世啊!」
「怎麼證明?」「你看,你的生日跟海倫相差整整一百年,一天不差。」
「真的嗎?」婷婷瞪大了眼睛。「白紙黑字,一天不差。」我把書遞給婷婷。
婷婷連忙湊過來,一看,有點失望。「他是6月27日,我是6月29日,相差兩天。」
我不慌不忙地解釋道:「據我了解,一天不差,海倫媽媽生她時是順產,你媽媽生

時是難產,剛好耽誤了兩天。」
頓時,婷婷兩頰飛紅,彷彿海倫的血液在血管裡奔騰,海倫的靈魂在腦海裡遊蕩,

覺找到了。
許多年後,婷婷自己講,海倫給了他無窮的力量,小時後做事遇到困難時,就想像

己是海倫凱勒。

2.成功誘發動力,第二招「嘗甜頭」。
     對孩子幼小的心靈來說,往往看到成功的希望,才有努力的力量。
記得女兒七歲剛接觸到應用題時,有一次,十道題只做對了一道。換了其他的家
長,兩記耳光早就過去了。錯了一道題還情有可原,錯了九道題那就不可饒恕。
婷婷做對了一道題,我想到的是鼓勵,想到的是他小時候蹣跚學步,我歡欣鼓舞的

景。於是,我滿懷深情地對她說:「簡直不可思議,這麼小的年齡做這麼難的題
目,第一次居然就做對了一道。」
婷婷露出了喜悅的表情,她還想進一步證明自己。「爸爸,你小時候會不會做?」
「我肯定不敢做,像你這個年齡,這麼難的應用題,爸爸連碰都不敢碰。」
婷婷頓時信心倍增,彷彿插上了飛翔的翅膀,自由地翱翔在數學的知識天空裡,僅

三年間學完了小學六年的數學課程。

3.提高孩子興趣的好方法是激發和喚起孩子的「好奇心」。
     每個兒童的腦海中都有著無數個不斷變化的問題。
同樣一個問題,在孩子感興趣時,幾分鐘就能教會,而孩子毫無興趣時,往往幾個

時甚至幾天也教不會。
一只蘋果掛在孩子的頭頂上方,掛的太高時,孩子有沒有信心摘?沒有。因為拼命

也搆不著。掛的太低,孩子有無興趣?也沒有,因為隨手可拿到。越是容易得到的

西越沒吸引力。
婷婷三年級的時候學珠算,首先要過的是打百子關(不曉得這是什麼?)。女兒打算

的速度是全班最慢的。每次打百子就提不起精神,找不到感覺。怎麼辦?孩子自己

覺得慢,這時候你再說她不行,他肯定會想:連爸爸媽媽都說我慢,看來我是真的

行了。
我要讓她找到打算盤的感覺,讓她相信自己行。我對女兒說:「爸爸相信你打算盤

絕對會快的。」
「爸爸,為什麼說我會快呢?」女兒不解的問。「你想一想,你小時候有沒有上幼

園?」「沒怎麼上。」
「對啊。別的孩子小時後都受過一系列的手工訓練,而你沒受過訓練,爸爸像你這

大的時候,比你還慢。我門來做個實驗,爸爸拿表給你看時間,爸爸不相信你會
慢。」女兒躍躍欲試。
為了保證女兒的成功。我把加到整數十的答案都寫在旁邊。婷婷打的很慢,可是答

絕對是正確。她每加十位,我就為她歡呼:「對了,又對了。」「爸爸。慢不
慢?」女兒望著我的眼睛尋找信心。
我激動地說:「不得了,第一次就全對,我小時後練五六遍都沒打對,還弄得滿頭

汗。」
女兒興趣越來越高,本來最怕打百子的她現在卻不願停手。「爸爸,我還要打,我

要打。」
第二天,動作快了;第三天,又前進了一步,就這樣動作越來越快。
手錶掌握在我的手中。比如她明明超時了,我卻真誠地撒了個謊:「早呢,請放
心,來的及。」如上一次是十三分鐘,我就故作輕鬆地說:「十二分五十秒」

 4.教育成功的奧秘源於家長的一種良好心態,百分之百地堅信自己的孩子「行」

一個字上。
有一則故事,有一次,兒子求助於父親:「爸爸,有一道應用題我不會做。」爸爸

看,這麼簡單的題目不會做,頓時氣來。轉念一想,教育孩子要有耐心。
「好吧,爸爸做一遍給你看。」
孩子一看到爸爸緊皺的眉頭,多少痛苦往事湧上心頭,心理有點發荒。
爸爸做完之後,說:「兒子,你看。」孩子的手心出了汗,怔了一會兒:「爸爸,

還不懂。」
這時父親牙齒咬的咯咯直響:「好,我再給你做一遍。如果再不會的話,咱們走著
瞧。」孩子心想,完了,想逃都沒處逃了。早之如此,何必問他。
「兒子,你再看。」孩子已經六神無主,眼睛發花,連數字都看倒了。「我還是不
會。」
老爸憤怒的把草稿紙撕成碎片,砸向孩子。這撕碎的僅僅是普通的草稿紙嗎?撕碎

是孩子的自尊啊!
這時父親意猶未盡:「兒子,講心理話,這道題難不難?」「不難。」
「你說老爸有沒有耐心?」「有,都做兩遍了。」「兒子啊,這麼簡單的題目,老

做了兩遍你都不會,還讓老爸說什麼好呢?」
然後這位糊塗的父親用無比失望的目光久久凝視著兒子。兒子在羞辱的目光中低下

頭想了半天,終於開竅了。「爸爸,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啊。」
在家長剛開始說孩子笨的時候,孩子用幼小的自尊捍衛著:「我才不笨呢!」因為

子學說話的時候已經形成了強烈但又十分脆弱的自信。隨著家長這些播種的不斷
「深
入」,孩子漸漸開始相信自己笨了,直到有一天,老師說他笨,左鄰右舍說他笨
時,他就堅信自己笨了。家長終於為自己的抱怨得到了和預期完全相反的報應。
家長覺得孩子不行的一個原因是「比」。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承認差異,以後就否認

異,往往拿別人孩子的長處與自己孩子的短相比。家長的心態失衡了,由允許孩子

敗轉變為不允許失敗。

5.和孩子對話、做朋友。
     一位父親解決兒子沉溺電玩的故事。
    上初中的兒子迷上了電玩,就像菸鬼迷上了鴉片一樣不能自拔,而且技藝超
    群,別人一個籌碼只能過一關,他輕而易舉地能通十關。父子的矛盾,在電玩

    漩渦中逐步升級。「打」是家常便飯最覺得是讓兒子跪在洗衣板上,頭上還頂

    一盆水。
有一天當兒子心情煩躁、坐立不安的時候,他對兒子說:「今天帶爸爸也去打電動

不好?」
兒子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。但心念一轉,去也無妨。當他兩人到網咖時,把老

嚇一跳,還以為父親來找麻煩的。兩人玩了一下午,在回家的路上,發現兒子有話

他說了,老爸看到一絲光亮。
以後的日子,兒子依然想打電動,只是他再也不打兒子,兒子也同意先把作業完
成。父子間的冰層在逐漸融化著。
兒子高中聯考後,老爸經過深思熟慮,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:為兒子買一台電腦。

和兒子是這樣說的:「兒子,爸爸相信你可以成為一名電腦專家,所以家裡決定給

買一台電腦,爸爸夠朋友,你也要夠朋友。你要把玩電腦的時間安排好,要讓電腦

為你學習的動力。」
兒子一陣驚喜,眼淚如潮水般地湧出來。自然這份感動也化為一種動力。兒子住
校,週末回家後,他讓兒子玩電腦放鬆一下心情,兒子卻說再看一會兒書,因為老

講的一個問題還不大懂。那時候,他真不敢相信這就是一年前那個打死也不服的兒
子。
過了一段時間,他對兒子說:「兒子,你現在玩的是別人設計好的程式,將來你要

計程式給別人玩才更好呢。」兒子果然開始對電腦感興趣,他說上大學一定要考資

系。
而最讓父親欣慰的不僅是兒子的電玩問題,更重要的是兒子懂事了,懂的關心體貼

母了,有心裡話也願意和爸爸講了。

 6.孩子「怕」的是賞識、幽默和感動。
     陳老師接受賞識教育後,批評學生越來越有藝術。有時聽上去簡直像表揚,
使
    學生心裡湧起一股股暖流。
她的第一招就是給足面子,從不當眾批評,而是把犯錯的同學單獨叫到辦公室。對

說的第一句話是:「某某同學,老師簡直不敢相信像你這麼好的孩子怎麼會犯這種

誤呢!你知道你在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位置嗎?你是老師的自豪,全班同學的驕傲
啊!」
接著再誠懇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,整個批評過程真正想表達的就是:「孩子,你

好了,除了不對的地方。」
班上有個叫豆豆的同學,有打人的壞習慣。有一天剛上課,同學就喊起來了:「老
師,豆豆又打人了。」陳老師語重心長地說:「豆豆打人肯定是不對的,不過,同

們想想,豆豆是過去打人次數多,還是現在打人次數多呢?」
同學們異口同聲,過去打人多。陳老師接著問:「是過去打人狠,還是現在打人狠
呢?」
「過去打人狠。」「那我們批評他之前,先用掌聲肯定一下他取得的進步,好嗎
?」
掌聲想起的時候,平時倔強的豆豆眼框裡充滿了淚水。感動融進了豆豆的生命,他

後再也沒有打人了。

7.把做人的權利還給孩子的同時,把做人的責任也讓他承擔起來。
     有一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,溫馨而和睦。唯獨一個叫靜靜的孩子把這個大家

    攪得不得安寧。
她從小受到百般溺愛,被寵壞了。上學後功課跟不上,還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。
你說她一句,她要還你十句,多說幾句她就頂你說:「煩死了,煩死了!」
這家人接觸賞識教育後醒悟到,沒有教不好的孩子,只有不會教的家長,他們表示

用全心的眼光看待靜靜。
全家人開始找孩子的優點。他們發現靜靜的作文字雖寫的不好,錯別字多,但語言

暢,於是,就讓她在吃飯時朗讀作文。小姑娘的口才的確好,清晰悅耳,結果贏得

一陣陣的掌聲。以後,她每寫一篇作文,都讓她表演。她越讀越愛讀,越寫越願
寫,作文有了很大的進步,連得了幾個優。
現在,家長與靜靜通過充分的溝通,從小事上約法三章。
比如父母首先要求靜靜學會自食其力、愛勞動,具體工作是每天早晨取牛奶,中午

垃圾,晚上拿報紙。
在家長真誠的鼓勵和熱情的掌聲中,孩子早晨眼睛一睜,飛快地穿好衣服去取牛
奶,中午放下書包就主動地倒垃圾,晚上爺爺把報紙帶回來,她還懇求爺爺送回
去,因為「這是我的事」。她從承擔的責任中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。



PS:教育是決定小孩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,在開發孩子智力的同時,也要重視孩子

感的培養,要讓孩子學會寬容,學會關心理解別人,懂得回報別人的付出。